工作动态
关于加快打造鲁中生物谷创新生物医药新高地的建议
来源:未知 作者:莱芜区政协 编辑: 日期:2023-09-14
浏览字号:

生物医药产业因为其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低污染等特性不断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疫情防控常态化,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正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我国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医疗器械作为医药健康行业中最大的细分领域,市场规模巨大,行业发展稳健。艾媒咨询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在2022年达到12529亿元人民币,2025年将达18414亿元。IVD(体外制剂诊断)行业是医疗器械行业的最为重要的细分领域之一,据相关数据估计,未来10年内,我国的IVD市场规模仍能以15%的年化复合增长率速度增长,是医疗器械领域内确定性较高的赛道。

一、对莱芜区生物医药产业调研情况及发现问题

2022年10月份,莱芜民盟对莱芜区13家生物科技、药品和医疗器械制造企业进行调研,调研企业2021年产品总销售额约14.5亿元(其中医疗器械企业约12.7亿元,占比87%),一定程度上说明莱芜区生物医药产业的主要营收在医疗器械行业,但相对于销售收入,税收过少,从业人员本科以上水平较低,药品行业潜力大,但投资周期较长,见效慢。莱芜区在区位交通、园区和良好产业基础、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有着发展医药产业的独特优势。但也有不足,客观上,莱芜区在生物医药企业的审批发证、降低相关审批认证费用上不占优势。医药生产企业审批和监管存在于省级层面,市和区的管辖指导权限非常有限。山东省出台的审批费用优惠政策力度较低。但反观其他地区,以天津为例,天津在2019年1月就出台了免征药品注册费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费的政策文件。主观上,区一级缺少推进和扶持医药产业发展的整体配套政策,特别是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这与全国各地出台的若干优惠政策产生了较大差距。

二、关于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

鉴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巨大的发展前景和上述分析,现就莱芜区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明确产业规划,重点发展医疗器械领域。我区医疗器械产业有着较为明显的生长优势,在此基础上,建议进一步聚焦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和主城区医药谷产业结构错位发展,两谷呼应,莱芜区可以重点聚焦生物医药产业的IVD(体外诊断)细分领域,做强做大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实施“产业提质工程”,在空间保障、配套服务、政策支持等方面,做足工作下足功夫,先让医疗器械企业在鲁中生物谷呈现出集聚态势,从而引领整个生物谷医药行业快速发展。

二是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参照各地出台的生物医药产业扶持政策,出台涵盖项目落户、固定资产投入、达产奖励、水电物流补贴、贷款贴息、厂房免租等产业扶持和配套扶持政策,真金白银地为医疗器械产业项目落户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包括对医疗器械研发、审批认证等环节的资金补贴;对于获证企业和新注册产品获证给予资金补贴;对于产值和销售额有重大突破且全部本地缴税的企业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对于新引入的生物医药企业投产后给予其固定资产投入相应比例的补贴等。

三是瞄准医疗器械行业龙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由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招商,借助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协会、各类商会协会的人脉、行业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市场调查,搜集和梳理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名录,建立招商线索库,主动对接,逐一登门拜访、洽谈项目,跟踪企业投资动向,真正招进并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四是强化生物谷运维服务,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苏州生物产业工业园区将生物医药产业链服务体系命名为“服务组学',对创业企业的支持细到合作伙伴对接、资金争取、贷款担保、人才招聘、土地供给、装修环评申报、临床申报、GMP核验、环保处理等方方面面,将运维服务做到极致。建议由政府牵头,抽调各相关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生物医药产业专门服务办公室,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统一对接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招商和入驻企业的服务工作。